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9925|回复: 0

战神粟裕读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5 15: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年万里觅封侯》《天潢贵胄》《嫁给暴君后我每天都想守寡》(这本还改名了,叫《愿以山河聘》)都是超好看的古耽,当万特别好笑,很有梗,但是又有点玻璃渣的那种,让你刚笑完就哭,还没哭就想笑,停不下来的那种,天潢贵胄没什么好解释的,就是好看,最后两个人对立要打仗那一段真的明知道他俩肯定没事不会虐但还是好担心那种,但是真的不虐,守寡这本真的本来没有给太高期望,但是他真的远远超过我的预期,非常甜,也没我想象中的要虐的剧情,非常甜,姬越他对阿敛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两个人一个王一个是质子,但是这个从来都是强强,阿敛也很强,两个人都留了一手,这就是个逐渐让对方沦陷,放下警惕心,从喜欢到爱,从爱到深爱,从深爱到真正的至死不渝的过程。
  《战神粟裕》读后感
  最近仔细研读了关河五十州的《战神粟裕》一书,也是近几年来第一次全身心的去读一本半传记性质的书籍。感触颇多!粟裕作为我军历史上少有的一位“常胜将军”,自身的诸多优秀品质,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作为我军老一辈的革命家,对于粟裕我首先感触到的是他的人格魅力,简单来说,有以下几点:
  1、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华野令国民党军队闻风丧胆,豫东战役短暂的2个月的时间便歼敌9万余众,提前实现了毛泽东与其签订的军令状,极其高调的做事,高标准的要求自己并完美的实现了结果,做事丝毫不打折扣让人敬服;而如此战功卓著的一个人,却有“三让司令”的气度,这是粟裕大将崇高的人格魅力的最高体现,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换做当下,不敢说没有,但能够做到的肯定是凤毛麟角!
  2、 敢于站到第一线去。
  文中是这样写的“粟裕刚刚离开,刚才他站立的地方即被敌人的炮火所覆盖,粟裕喜欢将自己的指挥所设立在离阵地很近的地方,以便于观察敌情和指挥部队。这种勇气相当难得,往往位置高了便很难听见前线的炮声,战机的出现永远是不变的事实配合合理的分析才能把握,了解不了一线的真实情况,再合理的分析也不会契合前线,当然取得胜利就会变得异常艰难,全凭运气了。作为统兵大将来说极不可取,会成为赵括。
  正所谓“正人先正己”,作为省区的负责人,我认为粟裕的这两点品格是首先要值得我去学习的。以后工作上一定要用高标准,严要求,看过程,重结果的思路来管理团队,要求团队成员做到了,我们自己一定要先做到,例如本次母亲节的活动,我全程的参与,带动了整个团队的气势,每一个业务、理货、DSR都充分的理解并坚决高效的执行了此次活动,得到了大区的认可,这就是同甘共苦的作用。
  作为我军历史上的著名的军事统帅,我印象更加深刻的便是其变化多端的战术,神出鬼没的奇兵,粟裕这一点在我们这一代人看来已经到了一个很难企及的高度,虽然高度很难达到,但不否认的是我们可以去借鉴其中一二,用以指导我们的工作:
  1、“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这种大局观始终体现在粟裕的一生,他所有指挥的战役中,没有一场是纯粹为了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打的,始终都是为了要实现某个战略目标去制定和执行的。这种大局观对于省区和城市群负责人来说相当重要,可以说没有大局观的人,即使暂时成功了,后面也必会受到反噬。对于冀中省区来说,今年面临的整体毛利水平下滑的现实是无法更改的,但站在大局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虽然是大豆的主销区,在保证大豆销售的基础上,为什么就不能提升调和的比例呢?增加利润无外乎开源节流。节流的问题就是费用问题,我们一直在沟通,但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我们很难改变什么,只能强调使用的效率。反而在开源的这个问题的探讨中,我们得出大豆和调和之间的转化是相对容易的,扩大调和的销售份额是非常可行的结论。故2015年,我从毛利和的角度出发,把扩大调和份额作为各城市群攻坚的主要目标。对沧州解放区,我们甚至提出了“调和胜,则沧州胜”的口号。为加大各地对调和的重视程度,我们主动将调和的2600吨的指标,调整为4000吨的指标。
  2、“兵无常形,亦无常理”
  在很多的时候,应该选择强敌当突破口,还是选择弱敌当突破口,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定。张灵浦的七十四师便是这样。从两淮战役到涟水战役,华野上下对张灵浦的七十四师可以说是恨之入骨,恨不能分而食之;但从心里又怕和他打硬仗,形成消耗战,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故对七十四师采取的措施仍然是以打小仗,尽量避开为主。虽然这样消灭了很多国民党的地方部队,但给华野上下带来的耻辱感是一直存在的。
  到了孟良崮战役中,很多人对张灵浦还是谈虎色变,但粟裕这次并没有听从其他人的意见避开他,反而反其道行之,坚决要求部队在孟良崮地区消灭张灵浦。为什么这样?因为当时大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一是从可集结的部队总数上华野已经超过国民党军队,在局部区域可以形成5:1的优势兵力;二是部队对七十四师产生了畏惧的心理,长此以往下去,对整个战局的发展不利,故而当时粟裕说了“连七十四师都能消灭,还有什么部队不能消灭!”陈毅也说出了百万军中取其首级的豪迈宣言。正是这种气势,克服了诸多的困难,促使华野在孟良崮地区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消灭了国民党五大金刚之首整编七十四师。
  故而在不同的环境下,我们必须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案,逆势而为,困难重重;顺势而为,事必功成。对于团队领导人来说,必须要看清形势,明确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尽量做到顺势而为。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充分了解小包装行业的新的变化,充分了解竞品的优势和劣势,明确鲁花的进攻意图,知晓我们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分别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在公司统一的品牌战略和产品策略下,借势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并执行。
  3、 协同
  这里有个反面事例:顾祝同在进攻山东解放区时,成立了分别以汤恩伯、王敬久、欧震为首的三大军团。这三大军团开始时还能协同并进,顾全大局。但到后期,各军团为了各自的利益,为了抢功劳,原来制定的稳扎稳打,共同进退的策略被打破,三个集团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大空隙,配合也随之变差,这就为后期粟裕寻找到消灭他们的战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个事例充分说明了团队协同的重要性。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更加明确每一个人的职责,不同的分工中,每一个人在团队这个机器中都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缺一不可。经销商应该做什么,DSR应该做什么,业务应该做什么,城市经理应该做什么,省区负责人应该做什么,每个人做好每个人的事情,才会有一个和谐的团队,才会有精准的执行,生产出来的每一件产品才会完美。
  粟裕南征北战,功劳赫赫,人称“常胜将军”、“我军最优秀的将领”、“尽打神仙仗”(毛泽东评价)。共和国授勋,粟裕位列十位大将之首,亦被称作无冕元帅。
  但世上没有总是一帆风顺的人,也没有永远不失败的常胜将军,这一点粟裕本人是十分清楚的,至于主席称他为“常胜将军”,粟裕更多的是当成了一种鞭策。粟裕作为新中国的开国大将,其许多方面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从其人品和战术上,我更多的看到了一个擅长谋断,运筹帷幄于疆场的统帅形象,作为福临门的一份子,我更多的是要向其学习大局观和多变的策略,将其运用到我们的市场操作中,将福临门的事业与其他同事一起推向更高!
  本文作者:厨房品类京津冀大区冀中负责人翁建军

《错绑了情敌的系统后》 我可太爱里面的攻了,这本真的主角都很可爱 善良 真诚 自尊 自爱,可惜数据不太好,作者真的写的很有趣,笑死我了,但是到一个期待很久的翻车的部分的时候,那种处理,那个情绪真的绝绝子,被完全带进入了的那种心脏空空的, 懵懵的钝痛特别细腻,可惜数据不太好,而且作者居然是抑郁症患者,就感觉到她真的好棒,好认真的在逗笑自己,真的特别乐观,没有一丝阴霾的感觉,所以到那个翻车的时候,情绪猛的扑上来,就好像被溺毙了一般,有一种很平静的窒息感 好在主角真的很勇敢呜呜呜,我真的好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6 13: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