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8708|回复: 1

米花带你一同品读楚门的世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6 08: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才基本法》!!!by长洱,竟然没人推!!是一本偏剧情的文。可以说是女主角穿越,感受三个世界,通过不同时空的故事和背景最终还老林一个清白的故事。既魔幻又现实。但我更愿意说它是一个“普通人”林朝夕在老林和伙伴们的帮助鼓励下努力追赶“天才”裴之,并成为天才站在他身边的故事。当他们最终站在一起的时候,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大哭][大哭][大哭]太感动了!!![大哭][大哭](PS:开始可能有一点无聊,感情线推进很慢,但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
  人性、偷窥、自由,一曲现代性的殇歌
  ---《楚门的世界》观后感
  微笑,转身,告别,徒留一个决绝的背影,面对斯基徒的苦苦劝告,楚门却没有片刻迟疑,毅然决然的按动按钮逃离“桃源岛”,这个他生活了30多年,承载着他喜怒哀乐的“家乡”。或许打动人心的不仅仅是金。凯瑞的滑稽幽默,更多的是觉醒的楚门,在推开未知世界之门时,嘴角扬起的片刻微笑。他走了,这个自己当初创造的小小婴儿如今已成长为英武男人,耳边依旧残留着他最后的话语:“不管怎样,我都会走。”斯基徒的眼里盈满泪水,他悲怆的眼神,不舍的目光,深深地打动着我。如果说楚门的离开象征着人的胜利,斯基徒的泪水则是宣告媒体操控的失败。看完《楚门的世界》后我心潮澎湃,影片的场景萦绕在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也引发了我对于这个世界、人性的深深思考。
  影片的前半部分主要是讲诉一个底层小人物的日常生活,每天早晨微笑地和邻居打招呼,开着车听着交通广播,路过报刊亭随手买一份时尚杂志,只为了拼凑出初恋情人的模样。他就和我们普通人一样,每天忙碌的工作,闲暇时修剪草坪,有漂亮的妻子,有知心朋友,会对着镜子做各种怪模样,如果情节照此发展下去,无非就是一场滑稽的喜剧电影,但随着楚门意外撞见自己原本死去的“父亲”,“妻子”根本不是一名医生,自己的背后仿佛有一双眼睛盯着自己,掌控着自己的一切,楚门开始怀疑自己所生存的空间,怀疑自己的一切,他想要逃离,却遭受重重阻碍,影片至此急转直下,一切问题的答案即将浮出水面:楚门由一个普通人转变为红遍全球的娱乐明星,安详快乐的“桃源岛”原来是一个巨大的摄影棚,所有的一切都是斯基徒一手策划的真人秀。楚门的生活竟然是一场华丽的闹剧,这不禁令人唏嘘感叹——于是《楚门的世界》所蕴含的社会学理念直击人心。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真实的吗?我们每天所接触所面对的人是真实的吗?你能想象自己30多年生活的“家乡”竟然是一个巨大的摄影棚,而自己最亲密的家人和朋友其实和自己毫无关系,仅仅是剧组找来的群众演员,多年来的生活却是一场被人所操纵的现场秀,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摄影灯下,通过电视卫星传送到世界各地。或许你会说,这仅仅是导演的想象,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其实不然,我们生活的社会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摄影城”或者是“舞台”也就是戈夫曼所认为的“剧场”。每个人都是一个被打上标志的符号,存在于社会这个“剧场”中,人们的社会行为就是“社会表演”。戈夫曼认为个体在特定时间内的表演,为观众展现一定的情境,须借助标准的,有规则的设置和道具,他将表演的这一区域称为“前台”。也就是自我想要或应达到的理想形式。我们每个人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往往会隐藏自己的个人情绪,在他人心目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印象,而达成“超我”的实现。这也是人的本性所致,无可厚非。但是在“后台”人们往往表现出的是最真实和最原始的“自我”也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这一区域是不允许任何人踏入,因为里面充满了人的欲望、愤怒、不符合社会规范种种心理或者是行为。可见,剧场和表演并不仅仅局限于电视或者戏剧中,而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的社会行为都是在为他人表演,为了获取他人的认同和喝彩。我们不妨扪心自问,自己的行为是不是都出于自己的本心,还是为了符合某种社会规范规则,更大程度上迎合他人的价值标准和需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个体和舞台上的演员并没有显著的差别,无非演员有特定的观众,有具体的表演内容,而个体的行为是一种潜在的表演,并不被人所意识到。正如楚门的行为受到斯基徒的操纵,而我们的行为也受到社会规范、道德伦理的约束,难道这不能说明我们和楚门具有同质性吗?
  有人说如果没有斯基徒,或许就不会发生这样闹剧,我并不这样认为。这场真人秀的产生并不是斯基徒的一时头脑发热,而是由其存在的必然性——现代性导致了真人秀的产生,而且这种表现形式仍然存在于现实社会中酝酿并有可能发酵。斯基徒策划的真人秀其实是对于现代人的“偷窥心理”需求的一种满足。我们必须注意到真人秀并不是由斯基徒一人操控的,而是背后存在有一套完整的分工体系和庞大的组织网络,导致这场秀的出现,归根结底是导演、组织团队、赞助商、大量的受众群体四者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其中大规模的观众数量在维持真人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没有广大的受众群体,即使斯基徒有再大的本事也是不可能使真人秀维持下去。反推知,只要有观众的存在,一个斯基徒倒下了,也会有千千万万个斯基徒再站起来的。由此可见,这场闹剧的形成是现代性的使然,也是现代人的“偷窥心理”的最佳诠释。影片中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是黑种人、黄种人亦或是白种人,无论是酒店服务生还是高级管理人员,无论处于世界的哪一个角落,都24小时准时守在电视机旁观看“楚门生活”的现场直播,这也是对于自我的偷窥欲的一种满足,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明目张胆的去观察他人的生活尤其是私生活,而楚门真人秀的产生恰恰满足了人们对他们生活的猎奇心理。这让我想起了莎朗。斯通演过的《偷窥》,影片中的男主人住在高级公寓中,利用摄像器材,偷窥每一个住户的隐私,美丽女人的沐浴场景,情侣相拥亲热,甚至杀人犯的作案过程。这正是现代人“偷窥心理”的具体表现。由于现代社会的文明程度日益高涨,人类为了树立良好形象,而自己的本能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便更渴望原始的感觉,想通过各种途径揭示他人隐私,以达到自我猎奇需求的满足感。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新兴媒体或者是传统的平面媒体上,明星名人的八卦满天飞的原因。人性的罪恶感、羞耻感不能够通过自身发泄而破坏自己营造的良好形象,他人隐私具有的神秘感、朦胧感向来会激发人们的探索欲望,以及将自身的罪恶感转嫁到对他人行为的评价中,从而获取自身情感的满足。比如:韩国前些年推出的《我们结婚吧》的综艺节目,节目中由一男一女两位明星组成夫妻,记录他们在这一年半中的日常生活,这种真人记录的方式,马上就引起巨大反响,之后各大电视台纷纷效仿,各种类型的真人秀节目层出不穷,取得极大成功。这也说明了,有需求就会有市场的产生,正是有人们的关注,才会引发真人秀潮的出现。弗洛伊德说:“强烈的禁忌之所以被严格设定,正是因为那是人性中最深层次的冲动。人类的“最高秘密”——最不愿与人分享的事情是如此惊人的相似”。偷窥是一种心理,也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欲望。人们对于他人隐私的好奇同时也是他控制欲的一种体现,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越是难以看到的、难以得到的东西,一旦被看到和被得到便有强烈的满足感、成就感,就像俗语说的:“别人的东西总是好的。”正是因为“好”所以我们才会去偷窥,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偷窥者主宰着整个局面处于支配地位,掌握着对方关系的主动权。行为主体相对行为客体而言,更自由,更有控制感,更安全。控制感的根本意义在于使人得到安全,通过控制来实现内心的安全感,使自己有所依靠。这就是“偷窥心理”存在的合理性。影片中当斯基徒宣布在接下来的节目中会公开楚门的性爱场面,而引起观众的热烈赞同,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楚门的世界》故事的背后所掩盖的人性的猎奇偷窥心理,又通过整部影片的离奇情节的表述展现出来:楚门的搞笑、楚门与丝维娅之间的爱恋,以及楚门偷瞄女同事的胸部这些细枝末节提供给观众的,正是观众自身与主人公的共鸣,观众能从楚门的身上寻找到自己的影子,而楚门所做的事情带有一种普遍意味,观众从窥探楚门的生活中,得到自身内心需求以及原始本能感的满足。正是因为观众的“偷窥心理”,才助长了这场闹剧的产生。
  影片的最后,楚门驾着小船,无谓斯基徒所设计的惊涛骇浪,勇敢的驶向自己心中的彼岸,哪怕斯基徒的恳切挽留,他也毫不犹豫的走出了“桃源岛”。这种英勇的行为使我想起了《玩偶之家》的娜拉,海尔茂口中的“洋娃娃”,可爱、善良、活泼,对于追债人的威胁,她还天真的以为亲爱的丈夫会扛起所有的责任,但是海尔茂并没有,而是一味的指责她的无知与愚蠢。在最后得知债务解除后,娜拉不顾海尔茂的阻拦,拎着行李离开了家门。同样是被操纵的人,娜拉和楚门最终都选择了自由,他们的离开也象征着人性的胜利。影片中“Who am I?”楚门的呐喊与追问,一次又一次的抗争,这些都反映了人类对于现有框架的挑战以及追求自由的渴望,可以说是对于人性的呼唤以及希望理性的回归。楚门的离开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于丝维娅的爱,希望找到丝维娅,可以说他的行为是一种情感行动和目的合理性行动。如果不是丝维娅,我想楚门应该不会或是不会这么早就发现真相,或许他还会继续在“桃源岛”中过着他幸福安详的生活。但,我们必须要明确的看到,楚门最终的出走是为了寻找自己的自由,丝维娅只是提供给他出走的动力和勇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整部影片还是宣扬的人性的自由和解放。“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人生而自由,生而平等,自由是人的天性,是不可以被束缚的,这也是影片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思想。
  《楚门的世界》是搞笑的,是超现实的,是荒诞的,一个普通的保险公司的职工因缘际会成为了真人秀的主角,却完全被剥夺了自由、隐私乃至尊严,成为大众娱乐工业的牺牲品。这也是对于唯利是图、践踏人权的现代社会的绝妙的讽刺,对于现代性的彻底批判。正如美国著名影评人雷吉·史密斯对于该片的评价:“从表象上看来,影片讲述的似乎是一个荒诞无稽的人生寓言,然而深入其内部,你会发现,其中所蕴涵的意义是深刻的,它会让你觉得不寒而栗,因为也许有一天,你会开始担心是否在自己的周围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有人说电影就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的确,由于现代科技的发达,技术手段的先进,恐怕我们有一天也会像影片中的楚门一样,没有个人隐私,丧失人身自由,所有的一切都见诸于大众面前,就像是《皇帝的新衣》中的皇帝没穿衣服。赤裸裸的展现在大众面前,那样的世界该是多么的可悲,多么的可怜。因此,当你在发笑的同时,应该要反思自己是否也像影片中的观众一样,对于别人的生活有强烈的猎奇心理,要知道,事物总是有双面性,当你成为了偷窥者的同时,同样你也陷入了被偷窥的漩涡。现代人中的丑陋的一面是植根于我们的本性当中,但这不能说明对于恶我们就无所适从,我相信人的本性还是善良的,不管你是不是虔诚的宗教徒,都应该要学会用一颗虔诚的心去对待这个世界,对待这个社会,撕下虚伪的面具,追随自己的本心,用自己的真心去善待他人,努力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要过分关注或者是干涉他人的生活,只要这种需求断了,自然就不会出现像楚门一样的遭遇,我坚信人是不会被媒体所操纵的,媒体只是一种手段,而不会成为主宰人生命的力量,人会成为媒体的主人,总有一天,人会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就像楚门一样,勇敢的向自由之路迈进。
  最后想用一句话来总结下我对这部影片的感受: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愿岁月静好,时光悠然,做好自己该做的,固守住自己的本心,这样就足够了。
  编辑丨店小二

最近在重温P大的《残次品》,不知道阿梨看没看过,我去瞅了眼上一期的评论发现阿梨看过P大的默读!!呜呜呜呜我最喜欢的刑侦现耽。残次品里主cp感情线是我喜欢的,每个配角的发展也让我牵肠挂肚。不论是被历史湮没的父母爱情还是养父、祖父辈、妹妹,他们都太让我揪心了[大哭][大哭]P大的《杀破狼》(古代架空机甲朋克)《六爻》(修仙,这里面的师父师祖我哭爆)也都强推!!还有这几部剧的广播剧!我的命根子啊啊啊啊啊啊,续命小帮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5 15: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米花带你一同品读楚门的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6 16: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