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一定要去看一十四洲的文!!我太爱她了,《小蘑菇》真的yyds,那种末世的苍凉感和无力感在小蘑菇眼中写出来,尤其是攻妈为了自由成为蜂后的一段真的看的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姐姐看无限流吗?强推《人间试炼游戏》。推着本的人好少。群像写得好的文很少,但他做到了。“昼夜有序,阳光普照。”永远黑暗的永夜城,得到了希望。这一段也超震撼。还有最近新发现的好文《向死而生》真•写抑郁症,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不要看来。它带给人一种现实的无力感,挺压抑的,但结局还是好的。还有《君有疾否》和《黄金台》,我爱古耽,《余污》肉包的又一虐文,格局和伏笔超棒,看的时候泪洒床单。这些都算是推的人不多的吧。
《万物生长》观后感
单听名字,单看海报,不考虑读过的书,绝不会有人想到这是一部以青春校园爱情为题材的电影,大都会把之归结到文艺片或者是哲理片里,然而它却是部"青春爱情文艺哲理片"。
电影主要讲了男主角秋水与三个女主角小满、白露、柳青之间的故事。小满是秋水前任,白露是秋水现任,柳青是秋水的未来。所以可以看出来了,秋水在过去、现在、未来之间徘徊穿梭,共同经历,这便是生长了。当看到制片人有路金波,并且他还参演时,我就笑了。作为一个读"书"人,不会有人不认识路同学,而因此我莫名就对这部电影有了信心。
电影添加了很多元素,比一般的青春电影,甚至其它类型的电影都多,采用的表达方式也很复杂。但就是这种纷繁复杂有那么一丁点儿乱的表达,体现出了青春的放肆来。如果说生活是一团乱麻,那青春就是一个没有主人却有一条哈士奇的家。乱所以放肆,所以才会毫无顾忌的生长,蒸蒸日上。而剧本切入的角度也相对特别,从一个医学院本科生的视角来拍(当然,原著作者冯唐本来就是八年医学毕业),这让本片带上了一些些玩弄科学的味道,医学不也正和生长沾边儿么。再来说说镜头的切换,让我有些看到了《谍影重重》的影子,有时剧情不会交代的那么详细,可能线索或者发展根据就是几个镜头,也没有过多交代,但这就足矣了。除了能加快进程之外,也丝毫不显突兀,更能吸引观众,引发推理与思考。
下来便是宗旨了。有很多人不明白《万物生长》到底要讲什么,与之同期的一些校园青春类电影放到一块儿来看:《那些年》似乎是在回忆追女孩的美好,《致青春》似乎是在重点说"逝去",《同桌的你》更多的是导演在为同桌拍一部纪念性质的电影。可《万物生长》呢?我认为它拍出了整个青春。从小满到白露到柳青,秋水的青春过去了,很多事情发生了,电影全部表现到了。如果硬要冠一个青春的定义,那么我愿冠以"执着与迷茫"。执着在于其自以为是,以为什么事情自己都能把握好,什么东西自己都已经历过,以自我的姿态茁壮的生长,最后连自己的爱人也丢了。迷茫在于生活的不定,秋水常常怀着录音机里面小满送他的《悲怆》,接到小满的电话连解释都不听就冲动的挂掉,他的一只脚还在过去里留着,没有抽出来。秋水不知拒绝的帮助柳青,从单纯的帮忙到一起玩耍,到相互暧昧,殊不知在他没有拒绝的时候,他便已经接受心理有八成已经出轨,他的一只脚迈进了未来。所以他的身子还留在现实之中,包括下半身,所以他会与白露做爱,他会听白露的,他会与白露发脾气,他会在白露找了新男友时独自悲伤。他在过去、现在、未来中穿梭,肆意的生长。
我仿佛看到这样的画面:无数的绿竹破土而出,抽出一节一节,眨眼参了天,阳光投射下来,几个男女,浑身赤裸,手拉着手,笑着叫着转着圈,有些人下半身晃着,有些人上半身晃着。我忽然明白,这便是生长啊,毫无节制的,毫不顾忌的,坦诚的执着的肆意的生长。在那光线亮眼的夏天,在那光影婆娑的黑夜,世俗的一切道德对错都不能侵犯这生长时光的一丝一毫,男生女生,白天黑夜,爱与被爱,创造生命与杀死生命,回想起来都是疼与痛,还有服气与叹息,生命就是如此啊!
电影以小品似的幽默风格在埋包袱,在逼人发笑,可以称之为小幽默。电影又以非常大的角度,生命的角度来看这一个肆意生长的时光。有些隐隐的说不出来的痛,是为大悲伤。就是这种小幽默大悲伤的氛围造就了观众的起伏变化。真正的为影片的表现力更上了一个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