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5459|回复: 2

长生殿观后感大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8 14: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想给老梨安利吾九殿的《成为暴君之后》,西幻文,正剧风,特别考究!!!这个充斥骑士浪漫的故事里,有荣耀,有荒诞,有天使,有地狱。猎巫,冶金,预言,属于中世纪的词语在这部小说里出现得恰到好处。群像戏写得很棒,叔父是我的意难平!如果你偏爱史诗yu传说,请千万不要错过这本小说。
  《长生殿》,汉族戏曲昆曲经典剧目,后亦为京剧传统剧目。清初洪昇创作,共二卷,五十出。历十余年始成。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升(1645-1704年)所作的剧本,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他在原来题材上发挥,演绎出两个重要的主题,一是极大地增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二是改造和充实了爱情故事。清代初期,有许多人在作品中影射和探索明代灭亡的教训,孔尚任的《桃花扇》就是这样的作品,《长生殿》也同样,重点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导致王朝几乎覆灭;剧本虽然谴责了唐玄宗的穷奢极侈,但同时又表现了对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的同情,间接表达了对唐朝统治的同情,还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理想。
  读后感之关于《长生殿》
  红尘一骑书狭义——《长生殿》与杨玉环
  今日偶然间与一位好友聊起红娘,随后忽地想起了之前自己写的文章,觉得不过瘾,打算再写一个关于杂剧《长生殿》的读后感,同样我不想太多的赘述故事内容和情节,我们今天来说说这个杨贵妃,杨玉环。
  写到此处的时候,想扯点别的,历史总是把女人写得过于妖魔化或者神圣化,妖魔化的有妲己和西施,神圣化的也有昭君和貂蝉,其实女人和男人不过是历史车轮前进过程中的轼和辙,缺了谁都觉得怪怪的,从我自己而言,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当然是武媚娘了,不过看到现在热播的武媚娘传奇,多多少少有点心寒,这里不在多去评论。
  其实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杨玉环是我以为是四个最接近或者说达到帝位的女人之中最有侠气的,也是最温婉的。吕后,我把她称为一种心灵的扭曲;武则天,虽然英明强势却也是太过于重利益薄情义;慈溪,所做的事情无非是小孩子的斗气和过家家,玩玩躲猫猫式的垂帘听政,这三个人都缺乏侠气,而恰恰侠气是能感动我的最重要一点。
  四大美女之中,我同情玉环。
  长生殿中的缠绵悱恻让所有女性都会为之动容,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或许也曾被称为当时的模范夫妻,或许按照时下流行的话来说:“如果杨和李分开,我便再也不相信爱情了。”可是事实却证明在权利与富贵面前,爱情似乎如同蝉翼,瞬间就可破裂。玉环有过哀伤,却依旧三尺白绫从容赴死,甚至死后还在期望自己的爱人“三郎”能保住大唐江山,可见这个如花的女人的大气与侠义。
  玉环没有想过她的三郎其实早就已经死了,在他选择了帝王之位时,也就意味着他直到死也依旧是帝王。自古帝王多无情,无情亦是有情人,只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权利故,二者皆可抛。对于他们而言,权利既是生命也是活力。
  李隆基还算是个多情的,起码在位居太上皇以后,还想到要给他的爱妃立像,面前算一个好男人吧,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面对爱人的雕像,有的只是无尽的害怕和悔恨。
  说到好男人,忽然想到爱情公寓里曾小贤的扮演者陈赫还有最近他的离婚门。我对此不做多的评价,姑且看看这千年前的帝王,忽然觉得现代人所做的都太过于善良了,马嵬坡下魂断红颜,唯有后人为之传唱《长生殿》,想来也算是可悲可叹。
  最后以《过华清宫》作为本文结尾——“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依旧每年红,可惜当年那个为了博得妃子一笑而动用栈道的三郎已经作古,只能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博人一笑罢了。

姐姐看不看西幻呀?年终的《迷途》!终结一切的命定之人×深渊魔王,挺长,120万字的样子,不过主角团作为佣兵团也是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类似单元剧的阅读体验。剧情线也很好,世界观虽大但挺好理解,最重要的是!每一个角色都好可爱!每一对cp都好嗑!虽然除主副cp其他着墨不多,但是就是细节铺垫很足,提一嘴就会有“嗯~我就知道他们会在一起”,我可太爱群像好的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8 14: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人计长生殿】 ● 孙 艺 秋

  喜欢一本书,大抵是从书名开始的。

  美人计与长生殿也不例外。

  这应该是两本书,偶然看到这二个书名堆砌在一起,便再也忘不了。

  只是,我从没有看过这二本书,见也没见过。

  说起来似乎好笑,见都没见,何以喜欢?但事实就是这样,我就这样自圆其说的喜欢上了。我很容易被蛊惑,正如珠宝钻石蕾丝长裙、男人的甜言蜜语,明知颜色款式价格不那么适合,明知话语多半是恭维,但还是愿意,至少在那一刻愿意信以为真。

  不过我自认为还是喜欢读书的,喜欢明澈的文字,干干净净的那种,在春日的午后,当幸福阳光洒落窗台,满屋子是醉人的光晕,去旁若无人的品读。

  有时,会非常想念留在老家书柜里的那些书,它们现在离我二千里之遥,没有我,它们多数是灰头土脸了,静静的守候在书架上也好,还是一直想念着当初第一个翻阅它的伙伴。是啊,我曾爱护过它们,轻轻的从书架上抽出,轻轻翻阅触摸它們。

  可是我什么时候会回去一下下呢?就是去看看它们,单一的只是去看它们,就一下下……。

  每当这样想家的时候,就会带着一种怀旧的情绪去逛旧城、旧街、旧书摊,走在旧城里,想象着若干年前的一位俊朗的秀才走在旧街中,提笔写出了锦绣文章,然后引得一个秀美的小姐春闺生相思。在残破的老街墙边,多少年前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是繁华?是破落?还是无边孤寂?旧书,甚至一切折旧的物件上,拿起翻一翻,总会想,多少年前到底是什么样的手在触碰它?它见证了多少爱恨情仇,上下五千年?而这,不一定非要是古人遗留的古物古董才能表现,有光阴侵染,还留下点文气,就足够了!

  低头遐思,人生早已是很古老的话题。我们任何的有关所谓人生沉思的思考都显得无病呻吟般可笑。想起有次喝过一种自酿的米酒,温和而醇香,丰盈而醉人,于是很高兴一下子喝了很多,以至于回家吐了好久,肚子和肠胃难受到了第二第三天。从此就再也不去尝试了。

  而此时正如此,看了二个书名一时兴奋,尽说些废话莫辨四三二一,贪得当下高兴。但美人计、长生殿,看也罢,不看也好,吹皱一池春水,又干卿何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8 14: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昆剧《长生殿·迎像哭像》观后感

  昆剧《长生殿·迎像哭像》源出清洪昇《长生殿》传奇第三十二出。这出戏叙述安史之乱后,唐明皇传位太子,改称上皇,为了表达对杨玉环的思念,特敕成都府建庙一座,又用檀香木雕成妃子生像,迎进宫来,并亲自送到庙中供奉。

  此出戏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为“迎像”,叙述唐明皇在行宫等候贵妃像的到来,于是“想起我那妃子啊”,“是寡人昧了他誓盟深,负了他恩情广”,由于自己的背盟,才使得爱妃命陨马嵬,唐明皇陷入深深的自责当中。“寡人如今好不悔恨也!”前半部分突出一个“悔”字。后半部分为“哭像”,贵妃宝像迎到,唐明皇对像神伤,要与心上人“叙我冤情,说我惊魂,话我愁肠”,可是上前叫了半天,却“怎不见你回笑庞,答应响,移身前傍”,才发现那原本是香檀做成的雕像,不禁放声大哭。把贵妃神像送进庙宇后,唐明皇又忆起“当日长生殿里御炉旁,对牛女把深盟讲”时的情景,可是“今日啊,我在这厢,你在那厢,把着这断头香在手添凄怆。”后半部分突出的是一个“哭”字。

  这出戏身段不多,也不复杂,演员主要以唱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上海昆剧院蔡正仁先生在这出戏中的表演可谓细致入微,将唐明皇的深情、追悔、凄婉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又不失一个君王的雍容、端庄、大气。[叨叨令]这首曲子回忆马嵬兵变时触目惊心的情形,结尾处“闪的我形儿影儿,这一个孤孤凄凄的样”,蔡正仁先生在唱到这一句时,收尾处略带哭声,然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唉……”,将一个下野君王的孤寂、落寞、无奈凸现在观众面前,紧接着念白:“寡人好不悔恨也!”语调沉重,透露出唐明皇刻骨铭心的悔恨之情。他追悔:“是寡人全无主张,不合阿将他轻放。”甚至天真地以为“我当时若将身去抵搪,未必他直犯君王;纵然犯了又何妨,泉台上,倒博得永成双。”蔡正仁先生的处理既充满失恋人的悔意,又不失帝王的傲气,[小梁州]曲子音调两次高昂的变化,正显现出君王的风范。“永成双”三字,一字一字迸出,刚劲有力,正是唐明皇对“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美好理想追求的决心。[幺篇]中“人间天上,此恨怎能偿”两句,蔡正仁先生的演唱极具震撼力,“此恨”两字缓缓而出,而在“能”字后做一长长的停顿,然后“偿”字喷口而出,一泻千里,唐明皇所有的悔恨在此得到迸发,他的深哀剧痛也在此得到宣泄。

  “哭像”部分力刻一个“哭”字,传奇中此部分有八处做了哭的提示:生起立对像哭科、细看像大哭科、生捧酒哭科、生哭科、生哭科、生哭科、哭科。蔡正仁先生此处唱腔中也几乎都带哭腔,[快活三]中“可怎生冷清清独坐在这彩画生绡帐”哭得最为凄楚;[朝天子]中“记当日长生殿里御炉傍,对牛女把深盟讲”哭得最为深情;“今日啊,我在这厢,你在那厢,把着这断头香在手添凄怆,”哭得最为伤心,“凄”字长长的拖音后面还伴着抽泣,可谓伤痛欲绝。

  对“哭像”这一出最后唐明皇下场部分的改编是生花之笔。在一般的折子戏里,唐明皇在哭像之后,出门后是连着唱“对残霞落日空凝望!寡人今夜啊,把哭不尽的衷情,和你梦儿里再细讲。”唱完后,下场,一出结束。而在这部戏里,此处用了不同于以往的表现手法,显然费劲了心机。唐明皇在高力士的再三催促下已经出门,看到屋外落日残霞,景色凄凉,此时对景思人,“对残霞落日空凝望!”。高力士此时将马牵过来,在旁边等着。但就在这时,令人想不到的是,唐明皇再次回到屋内,对着贵妃的塑像,一声“妃子”,那一声里饱含的深情、悔恨、思念、绝望,将感情又推向了一个高潮。而融入到戏中的观众,相信和唐明皇一起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当唐明皇一步一回首,无奈出门(这里蔡正仁老师用了老生的捣步,来表现唐明皇的步履蹒跚。)此时,再次面对门外的凄凉景色,唱起“寡人今夜啊,把哭不尽的衷情,和你梦儿里再细讲”时,是一种情绪宣泄后的强行抑制,也是一种痛定思痛的无奈,还有一种虚无缥缈的期待。在前面感情浓烈的“放”和“扬”之后,这种“收”和“抑”,余音绕梁,让观众看到,随着哭像这一出的结束,唐明皇感情并不是也随之平息了,而是还在继续酝酿、强化、升华。

  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说过:“欲代此一人立言,先宜代此一人立心”,蔡正仁先生的唐明皇正是抓住了主人公悔恨、思念、悲伤的内心情感,通过演唱,将随之引发的唐明皇的失魂落魄之态、如幻如痴之情描摹得惟妙惟肖、酣畅淋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6 16: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