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乐园》,略烧脑,涉及丧尸等末世元素,作者的想象力惊人,剧情走向天马行空,有意思的悬疑设定分布比较密集,我看的时候会顺着结果摸回去找细节,会让你体会到深深的《后怕》的感觉。不需要看完全本,看完虎头部分就行,我个人预感到后面会是蛇尾所以没有看了,但是几年来都为前段部分剧情的精彩而忍不住一次次地重温!!
《鸿鸾禧》读后感
文/愚人
记得以前看过一篇评论,说一部好的小说应该有时代感。当时年龄小,觉得这句话很高大上,心里很佩服。那篇文章的内容早已记不清了,可是这句话却深深地刻在了脑海里。以后读小说时,总会想起这句话。因为这句话,当初便认为比较明显地指出叙事的时代,并且对时代做出评价的才是好小说。后来却发现并不是这样,有些好的小说并不刻意提到时代,却与时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张爱玲的小说无疑属于后者。
这些娓娓道来,看似不经意地流露出来的文字有种穿越时空的魅力。创作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小说,今天看来宛如就发生在眼前,毫无年代的违和感。
《鸿鸾禧》的情节很简单,所述的时间也很短。前后三四天的时间,叙述了一家子为一场婚礼而做准备的故事,之前之后的事情皆不提及。出场人物有十几个,由于篇幅的限制,皆着墨不多,却都写的栩栩如生,几句话就勾勒出她们的内心世界,让人感觉好像已经完全窥探到了她们的心里。
虽然只是写了一场婚礼,却包含了许多人的婚礼。有已经过去的婚礼,有正在发生的婚礼,还有未来的婚礼,三者紧紧交织在一起。它们虽然不是同一个婚礼,却有着那么多的相似之处。对于女人,文章不只写到正在举行婚礼的新娘邱玉清,还写到娄太太、二乔、四美以及新娘的表妹棠倩和梨倩。娄太太是已经过去了的婚礼的代表人,当然除了她还有许多来参加婚礼的那些上了年纪女人们。而二乔、四美、棠倩和梨倩则是未来婚礼的代表人,小说写到,属于玉清的是一个谢幕的完字,属于她们的才开始。这些女人不管老的少的,总是与所有人的婚礼分不开。每个人的婚礼都与她们联系在一起,她们的婚礼也与别人联系在一起。
娄太太的婚礼已经成为过去式,小说也没有具体来写,只写了娄太太小时候看别人婚礼的回忆。那场婚礼给娄太太的印象比较深,因为那场婚礼的欢闹震撼着她的心,让她隐约对未来有个模糊的期盼。后来她也结婚了,她的婚姻却没有小时候想得那么美好,处处受压制,处处做错事。也许是她做错了,也许是她被做错了,谁能说的清楚,反正结果都是她错了。于是她的自卑不断放大,让人感觉她已经成了笑话。邱玉清是正在进行的婚礼的新娘,感觉她应该成为这次婚礼的主角,可是她的许多事情都是那么的不如意,婚礼的准备、婚礼的进行、别人的态度,都与她有关,似乎又都与她无关。二乔和四美,棠倩和梨倩,虽然情况不同,但期望是相同的,都希望利用这次机会引起别人的注意,进而能够走进自己的婚礼,结果当然是失望的。她们四人所不同的是:二乔和四美属于年龄小一些的,似乎还有更多的希望;而棠倩和梨倩,却是希望后失望,失望后又希望,后又归于失望。估计二乔和四美再过几年也会和她们一样了。
她们的婚姻在老少之间循环重复着,似乎久已如此,也没有尽头。但是在这篇小说所写的年代里,社会已较以前有所转变,娄嚣伯也已成为一个新派人物,他的家庭也是一个新派的家庭,这场婚礼也是个新派的婚礼。可是这场新派的婚礼继续的仍是旧式的老路,他的家庭似乎也还是旧式的作风。表面的新派,内里的旧式,让这场婚礼和所有人的婚姻都变得假模假式,让人感觉到它的虚伪与浅薄、可笑与讽刺。婚礼上的人也是旧式的,包括男人与女人,虽然他们都标榜时尚。男人依旧那么自大,也许女人在他们心里就是附属物。女人呢,邱玉清在婚前关注着自己的衣着和装饰,却不去想掌握自己的感情归宿;二乔四美想着利用这次机会多做几件衣服,想着玉清的骨头硬,却想不到婚姻的本质问题;棠倩梨倩只知道持续着那无法惹人注意的自恋;娄太太则自卑、空虚。这些都说明她们依旧那么古板与浅薄,她们不知道有爱情这回事,就算她们知道恐怕她们也找不到,因为她们的内心是旧式的、依赖的,应该有自我的时候她们没有,应该自立的时候她们也没有。这都使她们无法跳出命运的捉弄,沉浸在失落里无法自拔。
夏洛蒂·勃朗特曾经说过,如果让她生活在《傲慢与偏见》里,她会一刻也无法忍受的。因为一个拥有自我灵魂的人是无法忍受虚伪的生活的。《鸿鸾禧》里的女人们没有夏洛蒂的见识,她们就只能忍受着并迷失着了。
|